党委宣传部 蒋媛媛 通讯员 王志豪
在大学的象牙塔中,梦想悄然萌芽,而郑欣媛的故事尤为动人。从初入校园的迷茫,到在微观世界中寻得突破;从科研实验的挫折,到创新成果闪耀赛场,她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坚持与成长。郑欣媛,这位2023级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青春追梦人,正破茧而出,向着梦想振翅高飞。
初入 “迷宫”:迷茫中的探索
2023 年 9 月,郑欣媛踏入了大学校门,如同怀揣着地图却走进了迷宫。
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庞大而复杂,有机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接踵而至,每一门都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理解能力。实验室里,各种精密仪器和复杂的实验操作让她应接不暇,从移液器的规范使用到离心机的参数设置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实验的成败。而独立生活的挑战,更是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女孩有些力不从心。
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,郑欣媛常常独坐实验室的一隅,望着操作台上排列整齐的试管和仪器发呆。那些冰冷的实验器具,仿佛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屏障,横亘在她与梦想之间。她无数次叩问自己:“这真的是我期待的大学生活吗?我能在这个专业找到成长方向吗?” 这种迷茫,是许多大学生在专业探索初期都会面临的困境,它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耐心和决心。
微观探秘:灵感乍现的转折
大一下学期,一次看似普通的实验,成为了郑欣媛人生的转折点。
那天,她在实验室里专注地观察蛋壳的微观结构。当她通过扫描电镜,将镜头缓缓推进蛋壳的微观世界,眼前的景象让她大为震撼。原本看似普通的蛋壳,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出了一种奇妙而有序的结构,那是一个充满奥秘的微观宇宙。
“那一刻,我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,灵感之火瞬间被点燃。” 郑欣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依然难掩激动。在那一瞬间,她意识到医学生物技术所蕴含的巨大魅力。那根本就不是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,而是一个可以通过自身探索,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改变的广阔领域!蛋壳微观结构的发现,就像是一把钥匙,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
从这个微观发现出发,郑欣媛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。她联想到日常生活中鸡蛋保鲜的问题,传统的保鲜手段往往侧重于温度、湿度等宏观环境的控制,却很少有人关注蛋壳表面微观环境对鸡蛋保鲜的影响。她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假设:如果能够调控蛋壳表面的微观环境,是否可以延长鸡蛋的保鲜期呢?这个想法在当时看似有些大胆,却为她后续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础。
科研攻关:在失败中坚毅前行
2024 年初,郑欣媛正式开启了她在鸡蛋保鲜技术领域的科研之旅。
在科研导师沈萍教授的指导下,她和团队成员开始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工作。沈萍教授在医学生物技术领域深耕多年,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。在她的引领下,郑欣媛学会了如何筛选有价值的文献资料,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。
从国内外专业期刊到学术数据库,郑欣媛和团队成员广泛收集资料,了解鸡蛋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发现虽然已有不少关于鸡蛋保鲜的研究,但从蛋壳微观结构入手的却寥寥无几,这更加坚定了郑欣媛深入研究的决心。
郑欣媛(左一)和团队成员深入生产一线参观学习
实验阶段充满了挑战。郑欣媛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方法,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有效调控蛋壳微观环境的涂层材料。有一次,她选择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,这种材料在理论上具有良好的抗菌和透气性能,非常适合用于鸡蛋保鲜。然而,实验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。经过这种材料处理的鸡蛋,保鲜效果不仅没有提高,反而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变质的情况。
“当时我真的非常沮丧,感觉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。” 郑欣媛说,“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,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。” 就在她陷入自我怀疑时,沈萍教授及时给予了她鼓励和指导。沈萍教授告诉她:“科研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,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。我们要从失败中寻找原因,而不是被失败打倒。”
在沈萍教授的帮助下,郑欣媛开始重新审视实验方案,仔细分析每一个实验步骤。她发现,问题可能出在纳米材料的浓度和处理工艺上。于是,她和团队成员一起,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调整。他们反复测试不同浓度的材料,尝试不同的处理时间和温度,每一次实验都记录下详细的数据。
在那段时间里,实验室成为了郑欣媛的第二个家。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实验室,一直忙碌到深夜。有时候,为了得到一组准确的数据,她甚至会连续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实验。面对枯燥的数据和复杂的实验流程,她从未有过一丝懈怠。她深知,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。
郑欣媛(左一)和团队成员在备赛期间进行展台模拟训练
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,郑欣媛和团队终于取得了突破。他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鸡蛋保鲜技术——在蛋壳表面喷涂特殊的保险涂层,能够有效改善蛋壳表面的微观环境,抑制细菌滋生,延长鸡蛋的保鲜期。正是凭借这项技术,她和团队斩获 2024年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。站上领奖台上接过奖杯的那一刻,郑欣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。这一刻,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。沈萍教授看着领奖台上的郑欣媛,欣慰地笑了,她知道,这个女孩在科研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郑欣媛的成长,得到了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的认可。沈萍教授说:“郑欣媛很有毅力和创新精神,实验失败时,她能熬夜重新设计方案,第二天又充满干劲地继续尝试,对细节的执着让人印象深刻。” 同班学子们也表示,郑欣媛勤奋执着,成绩优异,专业排名第一,身为团支书的她热心公益,做事认真,善于谋划组织协调。
对于未来,郑欣媛表示会继续深耕医学生物技术领域,在更多健康相关课题上钻研,也会持续参与公益活动,用知识和爱心服务社会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奋进,绽放青春光芒。
审核:肖伟 责任编辑:娄修明